着眼育人,创新管理
——初等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纪实
初等教育学院是一个组建才三个月的新学院,自学院成立以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学生处、团委以及各兄弟院系的大力帮助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顺应教师教育发展形势,以升本工作为当前目标,以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为最终目标,紧紧围绕“综合培养、注重能力、突出实践、发展特长”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探索有学院专业文化特色的管理理念与实践,目前学生管理工作成绩良好,且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文化育人——以专业文化引领人
教师教育专业文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建设成果。建院伊始,学院就在“本源性文化”(教书育人)和“装饰性文化”(环境育人)两个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构建与营造高雅的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文化氛围,按照“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学习至上,学术为本”的专业文化理念。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在课堂上要关注学术规范和教师礼仪的养成;二是注重小学教师培养的环境文化建设;三是着力培养学院师生的理想、信念、精神、信仰和气质。
二、环境育人——以高雅的环境塑造人
高雅的环境是打造高雅人生的重要手段。环境的布置不是乱涂乱画,而是既要高雅美观,又要引领教育价值观,它是潜在的隐形课程在教育人。
我们学院二楼是学院办公区,二楼正门上的“立德树人”四个字是我们的院训,正墙上呈现的是全院教师的风采,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学院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与庄严承诺,学院办公室“讲台德正道,课堂昌师魂”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要求。
三楼是教学管理区和各功能教室区,正中墙面以“学思并重,知行合一”为题展示了学院教师现有的薄弱的教科研成果,目的是让老师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
五楼为学生管理区,正墙上“励行以志,追求卓越”呈现的是建校以来的优秀校友风采,以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成就来激励在校学生奋发向上。各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今日学生,明日教师”的八颗大字,意在提醒学生“明日教师,今日做起”,同时,要求各班自行设计教室布置,美化学习环境。团学办公室以“管理全方位,服务零距离”为理念引领学生干部的行为,学生科的辅导员以“善于管理,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勤于奉献”为自己的工作要求。
将来我们还将通过特长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积累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生优秀的作品(或作业),统一规划装裱,装点学院每一面墙壁、每一根廊柱,让每一面墙壁、每一根廊柱都能说话育人,打造形成初等教育学院高雅而独特的育人环境。
三、活动育人——以积极的活动锻炼人
一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人。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让学生深入社会,特别是深入农村小学,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尤其对农村小学教育的认知水平。“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在心理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多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稻草童心社”,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深入农村小学——成县鸡峰镇长沟小学,进行帮扶活动;定期到梁旗村小堡社帮助4名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培育爱心,了解农村小学教育,增强社会担当能力。我院还计划成立“未来小学教师协会”,提高学生对小学教育的认知能力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是开展“自我管理”活动锻炼人。大学生的管理从根本上是自我管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是通过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来实现的。我们学院在辅导员少(一个辅导员管理5个班)的情况下,探索“实习班主任制”,具体做法是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做辅导员的助手,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给低年级班级做“实习班主任”。这个探索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班级进行的,而且很有效果。新生刚入学,什么都不熟悉,特别需要关心与帮助,而辅导员又忙不过来,由实习班主任深入新生班级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对新班集体的形成非常有效果。我院作为新建学院,在开学很短时间内,学生工作顺畅运行,实习班主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锻炼了大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也给新生起了示范作用。
三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锻炼人。在大学生中开展“争先创优,比学赶帮”活动,是激励大学生上进,推动大学生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我院以培育优良学风为抓手,以“三课”的训练与比赛活动为突破口,在入党积极分子、党小组、团支部、班级间开展“三亮三比三创三评”活动即,“三亮:亮学习、亮品德、亮承诺;三比:比专业能力、比服务意识、比创先争优;三创:创先进党小组、创一流团支部、创文明班集体;三评:学生评、教师评、党员评。”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倡导学生中开展“十讲十比”活动,即,“十讲:讲团结、讲原则、讲正气、讲文明、讲礼貌、讲公德、讲纪律、讲规则、讲精神、讲和谐。”“十比:比德行、比爱心、比诚信、比勤奋、比学习、比贡献、比进步、比健康、比习惯、比节俭。” 学院把这些“争先创优”活动与入党、评优、德育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既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与成就感,又促进了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现在,我院迟到早退的学生很少。在活动中也锻炼了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榜样育人——以典型的事例激励人
榜样是无穷的力量,身边的人和事是育人的重要资源。从最初的“成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到后来的成县师范、礼县师范,再到今日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所陇南教师的摇篮,先后培养出了近3万多名学子,其中有像李德生(原成县师范毕业,天津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导)、王小明(原礼县师范毕业,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侯岁稳(原成县师范毕业,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郎孝良(原成县师范毕业,岷县教育信息中心工作,全国优秀教师)、王琛(陇南师专2011届毕业,2013年被评为甘肃最美乡村教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明星,他们或执教大学讲坛,或扎根基层,服务山区基础教育。这批陇师儿女在各自工作的岗位和研究的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陇南及周边区域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院把这些典型的人物展现学生管理区的墙面上,作为教育学生的活教材,同学们每天看到这些校友的风采,不但增加了他们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厚重感,而且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成就为在校学生发展树立了标杆。(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