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人社厅关于就业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严格落实2020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省教育厅张国珍副厅长讲话精神要求,注重处理好就业工作“五个关系”,注重落实就业工作“四不准”要求,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形势,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积极推行“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做到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认真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多措并举推进就业“云”服务,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加强领导,科学研判,统筹部署。根据省教育厅有关就业工作的要求和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学校招生就业处强化领导决策部署,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分类开展了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就业工作调研,及时研判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切实保障毕业生身体健康和就业权益,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安排的通知》,先后线上开展就业信息发布、岗位推送、就业指导、就业及升学问题咨询、就业相关手续办理、就业数据报送等工作;先后完成毕业生就业意愿和用人单位招聘调查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分类归总处理,对重点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建立毕业生重点群体信息库,协助省教育厅完善我校云就业平台毕业生数据建设;暂停线下校园招聘会,积极开拓市场资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持续推进线上求职招聘、网络“云”指导、“不见面”业务办理等重点工作,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
精心组织,搭建平台,线上招聘不停歇。为有序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网上招聘和求职工作,学校招生就业处安排专人广泛搜集招聘信息,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就业工作微信群、毕业生就业QQ群等发布线上招聘信息,积极组织网络宣讲会和网络招聘会等,保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精准性,畅通毕业生求职渠道。目前已与省教育厅联合举办“2020年甘肃省春季网络视频招聘会”、与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联合举办“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场网络视频招聘会”,参会企业99家,参会毕业生1529人;组织毕业生分别参加了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农职院、兰州外国语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院校举办的网络招聘活动,组织毕业生参加了中国人才网(新职业)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活动;学校主动与优质就业单位对接,开展毕业生就业网络招聘活动,先后组织毕业生参加了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新疆阿图什市教育局、新疆青河县二小、浙江游龙神墨教育集团、浙江台州路桥新蕾学校、青岛中服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蓝海酒店集团、西安格沃好儿童智力开发有限公司、京东物流集团、甘肃华洋时代数据处理有限公司、利泰醒狮集团等36家用人单位专场网络招聘活动,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参加招聘活动人数累计3643人;学校近期还将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和非师范毕业生分别举办2场大型专场网络招聘会。
多方协作,线上指导,就业服务不断线。一是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测试。组织大二、大三学生完成了国家学信中心与北森生涯共同举办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测试,大二、大三学生参加测评人数分别为2460人、2173人,占比分别为96.58%、95.85%;二是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网络课程学习。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新职业网就业指导网课学习,结合我校专业分布对不同课程进行重点推荐,要求毕业生撰写课后心得;三是宣传动员毕业生积极报考普通专升本。全省普通专升本招生人数将由2019年的2900人扩招到2020年的9600人,学校将此作为今年毕业生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提升的突破点,并安排专人协调处理毕业生网络报名、问题咨询等事务;四是做好就业形势分析指导工作。围绕“一降二升三适应”就业指导目标,引导毕业生适度降低就业期望,提升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适应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岗位、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新业态领域就业,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引导大学生到军营建功立业。
科学管理,简化手续,推行数据多跑路。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就业各项服务工作全面由“线下”转为“线上”。一是简化优化就业手续,调整就业手续办理流程,全面推行“不见面”就业服务,通过线上就业平台、电话、邮件、邮寄等形式办理相关业务,真心诚意为毕业生服务,努力做到“数据多跑腿,学生少跑路”。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分析毕业生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建立用人单位就业数据库,用大数据解决用人单位招聘与毕业生无缝衔接的急难问题;三是及时督促各学院做出符合实际的就业工作方案,为用人单位、毕业生高质量做好前期各项服务工作,打造全校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四是与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协商,在确保安全和有效管理的前提下,利用网络对有提前离校实习就业需求的毕业生进行手续办理,鼓励支持毕业生积极签约就业;五是加强宣传,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将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工作微信群、毕业生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作为信息发布主渠道,安排专人通过各类渠道广泛搜集发布就业信息,形成招聘信息“来源广泛、更新迅速、推送精准”的良好局面;六是利用网络已确认的重点群体毕业生,建立“一对一”就业精准帮扶机制,做到“不就业、不撒手”;七是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利用网络做好省级创业典型材料报送、组织并推荐教师参加我省首届高等院校就业创业课程案例设计大赛等工作。
学校招生就业处将根据疫情变化,提前筹划,积极制定相关工作预案,做到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两手抓、两不误,努力实现2020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张 静)